-
高蹺舞蹈過去,每逢喜慶節日,陸河鄉村總有踩高蹺的習俗。一隊隊高蹺隊云集圩場表演,矮者尺許,高者三尺有余,還有更高者五尺見外。他們有的扭著秧歌,有的扮演某一故事,深受群眾歡迎。五十年代初還能看到民間的高蹺,文革以后,這種群眾喜聞樂見的民間藝術
發布時間:2017-11-30 點擊次數:359
-
海城高蹺秧歌藝術團團長邢傳佩參加省《非遺法》頒布座談會2011年6月8日,遼寧省文化廳在遼寧大劇院召開宣傳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座談會。海城高蹺秧歌藝術團團長、國家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邢傳佩應邀參加此次會議.就
發布時間:2017-11-30 點擊次數:138
-
民族高蹺秧歌民間有一種傳說,說是以滑稽著稱的春秋戰國時期的晏嬰,一次出使鄰國,鄰國國人都要笑他身材矮小,他就裝一雙木腿,頓時高大起來,弄得那國君臣啼笑皆非。他又借題發揮,把外國君臣挖苦一頓,使得他們還狼狽。據此,踩高蹺活動由此流傳民間。另有
發布時間:2017-11-30 點擊次數:116
-
高蹺秧歌舞獅是我國一項傳統的民間體育活動,起源于南北朝時期。據傳,宋文帝元嘉二十三年(公元466年)五月,宋朝交州刺史擅和之奉命伐林邑,林邑王范陽還使用了象軍參戰。這支象軍由于士兵持著長矛騎在又高又大的象背上,所以使僅僅擁有短兵器的敵方,連
發布時間:2017-11-30 點擊次數:122
-
“海城高蹺秧歌”參加2012年全國農民春晚2012年12月25日,“海城高蹺秧歌”參加了在中國農業大學體育館進行節目錄制的2012年全國農民春晚。2012農民春節聯歡晚會是由農業部主辦,水利部、國家林業局等單位協辦,中國農業電影電視中心承辦
發布時間:2017-11-30 點擊次數:97
-
海城民族高蹺秧歌傳承從娃娃抓起為使海城高蹺秧歌這一古老的民間藝術表現形式得以更好的傳承和發揚下去.2011年開始,海城高蹺秧歌藝術團聯合牌樓鎮小學、筵妮舞蹈學校著力培養青少年學習傳承家鄉優秀民間藝術.國家級傳承人言傳身教,手把手
發布時間:2017-11-30 點擊次數:150
-
海城高蹺秧歌亮相《延安過大年》2014年2月7日(農歷正月初七)海城高蹺藝術團赴陜西參加文化部每年一屆的《延安過大年》大型群眾文化活動.今年是第31屆,在延安最繁華的街區、巡游,分兩個主會場進行展示展演。受延長石油集團煉化公司邀請,我們高蹺
發布時間:2017-11-30 點擊次數:219
-
10月26日海城高蹺舞蹈將赴北京參演獻禮黨的十八大10月26日,海城高蹺秧歌藝術團演職人員將赴北京參加央視迎接黨的十八大重點節目——“2012年中國民族民間歌舞樂盛典”的錄制。目前,演職人員正在爭分奪秒刻苦排練。,屆時,全體演員將以飽滿的熱
發布時間:2017-11-30 點擊次數:111
-
民族高蹺中國高蹺驚艷非洲塞舌爾,獲得嘉年華冠軍,贏得塞舌爾總統米歇爾及各國嘉賓的盛贊驚艷非洲塞舌爾,獲得嘉年華冠軍,贏得塞舌爾總統米歇爾及各國嘉賓的盛贊2014年4月25日-27日,海城高蹺作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代表,受邀到非洲參加為期三
發布時間:2017-11-30 點擊次數:99
-
秧歌在古代是勞動秧人民在田間、地頭、場院,自娛自樂的一種方式,在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起源較早,在我國東北由于地面有積雪,經常會把鞋子弄臟弄濕,所以人們用木頭做了高蹺踩在腳下,這樣不僅不濕鞋,還比在地上扭秧更省力、也更方便觀眾觀看,于是形
發布時間:2017-11-30 點擊次數:150
-
傳承意義和現狀相關資料海城高蹺秧歌屬于大鼓高蹺,是遼南高蹺的一支,是民眾十分喜愛的民間舞蹈,經過300多年的不斷演變,已經形成了舞蹈、雜技、音樂、小戲于一體的傳統藝術。海城高蹺具有深厚的群眾基礎,無論是舊時的祭祀祈福、迎神賽會,還是今
發布時間:2017-11-30 點擊次數:334